区域技术互补、发明人才再配置与创新发展的空间二元格局-厦门大学金融系

区域技术互补、发明人才再配置与创新发展的空间二元格局
主讲人 郑江淮 简介 <p>摘要:以地区创新能力分化为表征,经济分化出技术创新的空间二元结构,这种二元性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典型创新现象。在这种创新空间二元结构下,由少数高效率创新地区组成的前沿群组崛起,逐渐占据大量研发人员和授权发明专利份额,而跨越群组的区域间技术互补与研发人员再配置及由其引发的创新活动再配置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空间群组的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刻画这种典型的创新空间二元经济机制。对模型的长短期均衡和比较静态分析表明,群组间技术强互补关系将造成空间二元结构在长期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形下,技术互补关系强化提高了短期均衡时的研发技能再配置效率,使长期均衡研发技能和技术产出分布均等化(与典型事实一致),促进长期技术进步,并有条件地提升长期经济增长率。这些预示着,创新发展战略应当按照技术创新的空间二元性规律优化研发技能配置,通过加强区域间特别是二元群组间技术互补来提升整体创新效率和稳态经济增长率。</p>
时间 2024-05-30 (Thursday) 16:40-18:10 地点 经济楼N302
讲座语言 中文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承办单位 类型 系列讲座
联系人信息 主持人 陈爱贞
专题网站 专题
主讲人简介 <p>郑江淮,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mdash;&mdash;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副主任,《经济学报》副主编,《南大商学评论》副主编。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访问学者。在全国学术届,担任中华发展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在学术荣誉上,获第五届刘诗白经济学奖,人民教育家卫兴华优秀论文奖,多次获得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部门项目。教学与研究方向: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目前研究集中于全球化分工和创新增长、新旧动能转换路径和机制、产业链与区域生产网络等方向。</p> <p style="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仿宋; color: rgb(51, 51, 51);"><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期数 国际经贸名人论坛第186讲
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