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界论坛第十一场——优质寿险营销之同理心沟通-厦门大学金融系

金融业界论坛第十一场——优质寿险营销之同理心沟通

    4月16日晚,由金融系主办的金融业界高层论坛(第十一场)在厦门大学经济楼D309室成功举办,论坛由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李健成总经理主讲。围绕《优质寿险营销之同理心沟通》的主题,李健成先生以同理心为线索,与现场听众分享了他在保险行业从业二十多年的心得体会和营销理念。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郭晔教授主持了本场论坛,金融系保险专业赵正堂副教授、李庆霞助理教授,辅导员郑淑真老师和金融系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来自中英人寿厦门分公司的员工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场业界论坛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建院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讲座开始前,郭晔教授介绍了经济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优势,回顾了金融系与中英人寿合作与联系的历程,并向李健成先生颁发了讲座证书。

    讲座中,李健成先生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出发,以生动的实际案例、形象的情景表演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阐释了现代社会中创意与同理心在人际沟通和商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同理心应用的方法与建议。李健成先生轻松幽默的谈吐和精彩有趣的讲述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欢笑和掌声。

    关于同理心认知,李健成先生认为,21世纪的消费市场是概念的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意和同理心者更能抓住消费者需求,通过换位思考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营销的说服力,更好地赢得市场。同理心要求在人际交往中,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关于同理心实务,李健成先生介绍了同理心沟通三要素,即辨识过程、反馈过程和引导过程。在沟通过程中要重视倾听,倾听内容中所包含的情绪、观点和动机。同理心的三字诀是“等”、“问”、“换”,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学会接纳不同并理解他人。同理心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日臻成熟,在沟通中还要注意两条准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感情;先处理人际,再处理生意。他还用日常工作实例强调了同理心的应用误区,既不能刻板地使用,也不能降低工作和团队合作的效率。最后,李健成先生希望大家通过个人的换位思考达到社会的换位思考,更好地解决冲突、化解矛盾。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由英国英杰华集团与中国中粮集团合资组建的保险公司,2006年中英人寿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设立并颁发“中英人寿奖教奖学金”,六年多来,我系有多位老师和同学获得了奖励。李健成先生现任职中英人寿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北京总公司领导力与组织发展部资深讲师,曾任中英人寿福建分公司总经理,2001、2002年连续两年获得美国百万圆桌协会(MDRT)会员资格。李健成先生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具有二十一年台湾及大陆保险行业从业经验。(金融系 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