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厦门,春暖花开、阳光明媚。4月4日,继上午经济学院2013级金融专硕开题答辩顺利结束后,下午14:30,金融、保险专硕校外导师圆桌论坛在经济楼A501拉开了序幕。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形势下个人(家庭)财富管理,由我校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金融系主任郭晔教授主持。
首先郭晔老师对到场的院领导以及八位校外导师做了一一介绍,随后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致辞,对到会的校外导师表示欢迎,同时希望金融系能在专硕培养方面为全院专硕培养起到表率作用。
论坛第二项议程是新聘校外导师授聘仪式,由朱孟楠副院长、郭晔主任和许文彬副主任为此次新聘的三位校外导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副处长黄君慈女士、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军先生以及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荣聪先生颁发了聘书。
论坛议程第三项是八位校外导师就论坛主题先后发言。黄君慈博士认为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由于缺乏创新,品种相对单一,投资者可以借助第三方机构理财,结合自身的偏好特征寻求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厦门国际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纪承烽博士认为现在投资渠道多样化,老百姓进行财富管理是可以根据风险偏好,结构化理财产品。厦门国际银行市场营销管理部副总经理沈小胜博士提出应以家庭的眼光去谈理财,而不是个人、私人的理财。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处长田仲来博士结合自己在社保部门的工作经验谈了社会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相关理财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王荣聪博士则针对家庭理财提出了六点建议:首先是要做好规划;二是在资产配置方面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向;三是要坚持;四是不要做过多的投机;五是要懂得止损;最后一点是集中资源。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副处长张小博博士则强调应该根据自身偏好和投资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资金交由有国有企业背书的第三方托管,降低投资风险。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奇峰博士指出拉动经济的两大引擎:资本市场和产业创新,提出应将创业与财富效应二者结合,相互促进。而厦门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郑学军博士主要针对当今市场上存在的“股神”的操作与课本理论存在的差异,提出供求平衡才是股市长红的必要条件。期间各位导师之间相互交流,对此次主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发言结束后进入学生提问环节,各位导师积极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随后朱孟楠副院长作精彩点评,并再次感谢了八位导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就家庭财富管理与各位师生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最后郭晔主任进行总结,金融、保险专硕校外导师圆桌论坛是做实校外导师制的重要一环,以后还会不定期举行下去,并宣布此次校外导师圆桌论坛圆满结束。
(金融系 肖贵珍、陆雨婷)